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构造地质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用书:《大纲解析》,《肖秀荣命题人1000题》,肖秀荣的时政,8套题和最后4套题。用一个多月看一遍大纲解析,看一章做一章的《1000题》,看完一遍之后看看真题,主要做选择题,论述题看看就好,然后第二遍,同样是大纲解析和1000题,有余力的同学可以买本《风中劲草》背背,其实《风中劲草》就是浓缩版的政治红宝书,自己掂量要不要买。之后按部就班的看时政,做模拟题。政治最少看两遍的,用时是越来越长,最后要狂背那些模拟题,押到就是赚到。友情提示字体小的女孩子们,写大题时一定写大点,增加字间距和行间距,这样看着舒服,同时可以用较少的字营造较长的篇幅效果,省时省力。
考研英语方面:
对我这个英语基础较弱的人来说,词汇是关键中的关键。考研英语并不仅仅要求记住单词的汉语释义,更要懂得如何运用。如果条件允许,推荐一本《恋练有词》,它详细讲解了许多单词的实际应用,编写得很出色。不需要额外安排时间,只需在做题过程中实践,你就能逐渐掌握单词。词汇量丰富了,完形填空自然也会得心应手。在熟记两到三遍单词书后,我会把每五个单元的单词作为一次复习的内容。这样坚持下来,未来几个月每天用一小时就能复习一整组单词。千万不能让单词远离你的视线!一旦有一周没接触,那么恭喜,你又有了从头开始的机会。
考研专业课方面:
关于高等数学。这门课程的重要性无需多言,它是地质学研究中的重要工具,尤其是当需进行数据处理、模型建立和地质过程模拟时。我建议首先要牢固掌握微积分、线性代数和概率统计等基础知识,这些都是后续深入学习的基础。对复杂的地质问题,利用微积分进行定量分析,凭线性代数理解和解决多元关系,用概率统计来评估不确定性。多做题,不断实践,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这是提高数学能力的关键。
综合地质学是对地球系统全面理解的一门课。它涵盖了岩石学、矿物学、地层学、古生物学、地貌学等多个领域。在学习过程中,需构建一个宏观的地质视角,理解各个地质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我特别强调实地考察的重要性,无论是实验室里的岩石标本,还是野外的实际地质剖面,都能帮助将书本知识转化为直观的理解。定期复习并绘制地质图,也是加深记忆的有效方式。
在构造地质学中,要理解板块构造理论,掌握地震、火山、山脉等地质现象的成因。这部分的学习,既需对基本原理有深入理解,也需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我常常借助3D模型或者地质软件,辅助理解和解释复杂的构造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