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方面,9月中旬开始准备(前提是你的英语和专业课学的都还好,如果英语和专业课不好的话就一定要提前准备,尤其是英语,专业课在平时上课好好上就问题不大,英语是慢功夫,不过也不用每天费劲的学,只要安排好计划,每天都背一点单词,每天都做一点题,这样长期坚持下来就好,切忌英语不要用大段的时间来复习,而是零碎的时间。)。肖秀荣的精讲精练刷了一遍,政治大纲刷了一遍,风中劲草刷了一遍,没有刻意背诵,最后肖秀荣的讲真题刷了一遍,形势与政策方面随便看了看,因为我是文科生,选择题想来凭感觉,所以政治没有花太多时间,大题方面也只背了肖秀荣四套卷,我们这一年奠定了肖老师在考研政治中的领导地位,五题全中。
考研英语方面:
关于写作的复习策略,我想详细分享一下。鉴于我个人的写作能力并不突出,我选择购买了王江涛编著的一本考研英语满分写作教程。由于很久没接触英语写作,重新拿起笔来确实感到相当吃力。面对这个挑战,我采取的主要策略就是不断背诵。这本教材提供了大约六七十篇的大小作文范例,我几乎每一篇都熟记于心,有的甚至背诵了两遍,而且是背诵后还会尝试默写。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步归纳出大作文和小作文的构思框架,并积累了一些精彩语句和词汇。
考研专业课方面: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这门科目涵盖的内容广泛,包括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心理学、教育法与政策等多个领域。构建一个全面的知识框架至关重要。你需先理解每个领域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将这些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
教育学原理部分,要深入理解教育的本质、功能、目的以及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特别是赫尔巴特的五段教学法、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思想等重要理论,这些都是常考点。也要关注现代教育改革的新理念,如素质教育、终身教育等。
中国和外国教育史的学习,需把握各个时期的主要教育变革、重要教育家及其贡献。比如,中国古代的孔子教育思想、近现代的蔡元培教育改革,国外的柏拉图、卢梭、杜威等人的教育观念。历史的发展脉络和关键转折点要牢记于心。
教育心理学主要涉及学生的认知发展、动机、情绪、社会性等方面,理解和掌握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等经典模型,以及如何运用这些理论来指导教育教学实践。
至于教育法与政策,不仅要知道我国的教育法律法规,还要了解国内外的教育政策动态。例如,《义务教育法》、《教师法》等重要法律条款,以及的教育改革政策。
学习方法上,我建议采用“三步走”策略:预习-听课-复习。预习时,提前阅读教材,标记不理解的地方;听课时,积极参与讨论,解决问题;复习时,凭做题巩固知识,定期回顾,强化记忆。历年真题是宝贵的资源,一定要反复练习,分析出题规律,提高答题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