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我倾向于先从真题入手,一方面了解试题格式和命题技巧,另一方面则是自我评估。只完成了一套真题后,我发现难度超出预期,意识到巩固基础知识至关重要。那时,大纲热潮已过,我选择了精简版的风中劲草作为复习资料。个人建议,你可以选择大纲或肖中的任意一本,如果有充裕的时间,两者兼读甚至加入强化阶段的学习也未尝不可。然而,由于我个人时间紧迫,感觉研读大纲或肖可能来不及,所以我仅浏览了一遍小草,并尝试解答肖的1600题,大约完成了三章内容。随着考试临近,我进入了冲刺阶段,便停止了这套题,转向各种预测卷的练习。
考研数学方面:
唯有数学,可以说是影响总成绩的关键科目。数学具备实用性,它是一种必备的技能。面对数学的复习,没有任何投机取巧的方法,关键在于掌握并理解各个知识点,同时通过模拟试题和历年真题来强化训练和提升水平。复习数学时,一定要亲自动手实践,切忌纸上谈兵。看书并不代表能解题,能解题也不一定准确,对于概念和公式,不要机械地死记硬背,而应力求理解和应用。推导一次公式往往比单纯记忆更为深刻。此外,要注意各个知识点间的相互关联。市面上关于数学复习的资料丰富多样,大致内容相似,挑选一部分就足够了,资料过多反而难以完成。我当时采用的复习计划是:全面复习书籍(3遍)、选择题与填空题660题(2遍)、400题(2遍)、历年真题(3遍)以及超越考研135题(1遍)。实际上,数学考试主要考察基础知识,每年的题型变化不大,重点在于能否灵活应用所学知识。
考研英语方面:
可能好多人不太重视完形填空,觉得性价比不是很高,花费了很多时间,但是最后考出来的分数可能不太好,因为完形填空分值10分却有20个空。但是,完形填空其实很有章法可寻,每年的答案分布也比较平均,并且解题方面也有很多技巧。一般来讲就自己通读一遍,把能够确定的答案先选上,比较好选的选项一般是连词那里,只需要搞明白前后的逻辑关系就可以做出选择了;再做第二遍把答案继续选出来一些,第二遍可以尽可能快一点,因为不会的很难分析出来答案;最后,不确定的就可以根据自己选的最少选项情况蒙答案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构造地质学是一门研究地壳构造变动及其影响的学科,它是理解地球历史、预测地质灾害、寻找矿产资源的关键。对备考,你需深入理解地质力学的基本原理,包括板块构造理论、应力应变关系、地震动力学等。这些基础知识将帮助你解析复杂的地质现象。
熟悉地质图的阅读和解释至关重要。学会如何从地质图中获取信息,分析地层走向、倾向、倾角以及断裂的分布、性质和活动性,这对理解地质构造特征和演化历史非常有帮助。在实践中,多做一些地质图的解读练习,提高这方面的能力。
再次,实验和实地考察是构造地质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凭观察岩层的折叠、断裂、节理等构造现象,你直观理解地质构造的过程和机制。利用好实验室资源,参与实地考察,亲手触摸和分析岩石样本,能学习更为立体和生动。
掌握地质时间尺度和地质事件的相对顺序也极其关键。例如,使用化石记录来确定地层年代,或者运用地质时标来排列地质事件,这些都是构造地质学中的基本技能。
要重视计算和分析能力的培养。例如,计算构造变形参数、模拟地质构造运动,需一定的数学和物理基础。学习使用GIS(地理信息系统)和其他相关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可视化,会你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更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