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会计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总的来说跟着肖大大就好,风中劲草两年都用了,比较喜欢,今年买了很多模拟题来做,只做选择。政治。第一年只背了风中劲草和肖四,没练选择题,考试时也比较消极,写到最后两个题手疼不想写了,就简单写了点,最后客观37,主观32。今年风中劲草和肖四肖八都背了,也刷了很多选择题,最后客观37,主观37。所以刷选择题好像没用啊。倒是肖四肖八都背了,效果还不错。政治不用开始的太早,十月前每天看一下红宝书,对整体有个把握,十、十一月重点在选择题,反复看和记那些零碎的知识点,十二月开启背背背模式。政治得高分很难,但是稍微用点脑子,肯花时间去背,得65-75还是比较容易的。
考研数学方面:
自四月起,我投身于数学复习之中,不禁感慨,若是大一、大二的专业教师能以这种方式授课,备考之路想必会轻松不少。我的教材包括《高数三十六讲》、线性代数课程以及概率统计,接着是《真题大全解》,最终冲刺阶段则用上了《八套题》和《四套题》。数学的学习绝对离不开大量的练习!然而到了十月,我发现仍有大量的题目未完成,无奈之下只得采纳了人们常说的作息:“凌晨两点入睡,六点起床,确保每天至少四小时的充足睡眠。”亲爱的朋友们,我不建议你们模仿我,最好尽早规划,每天都按计划完成复习任务,千万别等到最后一刻压缩睡眠时间,那样只会适得其反。
考研英语方面:
考研英语的真题非常重要,至少要做3-5遍,印象中90年代到2007年以前偏简单,2007年到2020年偏难,其中2010年是难度顶峰。练习真题也可以分三步:首先,从头到尾做一遍20年真题,感受下真题风格,第一遍做真题可能会错得很惨,一篇阅读5个题目错3-4个都正常,这时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千万不要放弃;其次,第二遍做真题时是最需要下大工夫的——本次一定要重点突破阅读,此时一定要掌握理解文意的各种技巧,以及深度记忆熟词僻义,透彻解决每一篇阅读。第二阶段是最重要的阶段;最后,再做2-3遍真题,查漏补缺,大家会发现每次重做自己都有会提升。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管理学的基础概念至关重要。管理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它涵盖了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核心职能。深入理解和记忆这些基本概念是构建知识体系的第一步。例如,要明白什么是SWOT分析,如何进行决策制定,以及各种领导风格的影响等。
案例分析是提升理解力的有效途径。阅读并分析各类企业管理案例,能帮助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北京科技大学的试题往往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对经典案例如通用电气、苹果公司的管理实践有所了解,将有助于在解答问题时更有深度和广度。
再者,管理学的理论发展脉络也需关注。从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到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再到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理解这些里程碑式的理论是如何影响现代管理实践的,不仅能够丰富答题角度,也能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强化计算题的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虽然管理学基础偏重于理论,但涉及到如预算编制、成本核算等内容时,会有一些定量分析。掌握好这些计算技巧,并凭大量的练习来熟悉解题步骤,避免在考试中因公式混淆或计算错误失分。
持续关注最新的管理学研究动态也很重要。管理学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更新的领域,新的理论和观点不断涌现。定期阅读相关的学术期刊或者关注权威的管理学论坛,帮助保持知识的新鲜度,也可能为论述题提供新颖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