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对于政治,我是9月份开始的,买了肖秀荣三件套,刚开始看的是精讲精练,后来出了红宝书,就看红宝书了。我也没什么特别的经验,当时背书背的闲麻烦,又因为自己做过思维导图,然后就开始了把肖1000题上的题目变成思维导图之旅。从大约10月份,一直做到了考试前夕,现在想想都是泪啊,光打字就打的手疼。早知道就不做了。当然,效果还是可以的。用导图搞定选择题之后,考试前2,3周,就开始背大题,背肖4。大家背的时候不要全背,就背背大概就行(1。。。2。。。3。。)。
考研数学方面:
我选择的复习资料是《高分指南》,这本书我至少研读了三次。也有人推荐老吕的600题,但由于备考时间紧迫,我仅专注于《高分指南》和一些专家解析。这本指南非常奇妙,它详尽地归纳了知识点,并且每个例题都极具代表性。对于数学复习,理想的顺序应先是高等数学,然后是线性代数,最终是概率论。这是因为高等数学是数学学习的基础,理解和掌握它是后续学习线性代数和概率论的关键。例如,计算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需要用到积分,同样的,求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期望值,也需要积分知识。此外,线性代数中的概念、定理和推理繁多且抽象,所以最好尽早开始复习并不断巩固。相比之下,概率论的题型较为固定,考研中变化不大,其解题思路更为清晰可见。每年都有考生试图在最后一两个月内临时抱佛脚复习概率,但往往效果不佳。因为到了最后一个月,你需要同时兼顾政治的记忆、专业课的学习,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系统复习一门新课程。所以,概率论在初期就应该列入复习计划。
考研英语方面:
主要用书何凯文阅读解析、1575单词、长难句、作文,陈正康阅读(具体名字不记得了,后期才买的,3本,黑色)。英语复习时间很长,但进展很慢,我自己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一直用着一本不太好的书:何凯文系列。英语最关键的是阅读,在我做阅读的时候,仅参考何凯文阅读解析,由于前期单词储备太差,每篇真题阅读生词都是自己一点一点有道出来的(效率低,费时,有的单词意思不对),大约暑期过后了才刚来一轮。把阅读里的生词,典型句子搞懂,节约不少时间。阅读题解法有方法,单词一定要背的,越早越好,每天一点点,不要停。1575我觉得挺好,都是真题里的单词,出现频率挺高。建议早早拿下。作文的话真的不用担心,到最后10月以后再考虑就好,把英语所有的经历放在单词,长那句,阅读(解题技巧)上吧。要同步进行。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算法部分,理解其基本概念至关重要。你需掌握排序、查找、图论、动态规划等基础算法,并能熟练应用。特别地,理解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的概念,这对评估算法效率极其重要。算法不仅仅是步骤的罗列,更是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过程。多做题,尤其是LeetCode、HackerRank这样的在线平台,帮助你提升实战能力。
程序设计方面,C++、Python或Java是最常见的编程语言,选一种深入学习。关键在于理解并熟练运用面向对象编程思想,掌握类和对象、继承、封装和多态等核心概念。熟悉数据结构如数组、链表、树、队列、栈等,这些都是编写高效代码的基础。
在学习过程中,建议你多阅读经典的教材,比如《算法导论》、《编程珠玑》等,它们能帮助你深入理解算法背后的原理。动手实践是必不可少的,凭编写实际的程序来锻炼编程技能。遇到难题时,不要害怕查阅资料或者寻求他人的帮助,这是学习的一部分。
参加一些编程竞赛,如ACM/ICPC或Kaggle,提升你在高压环境下的编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这种实战经验将对研究生学习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