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载运工具运用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啊,比较伤心,做的时候策略错了,只考了64.考试前做了几套真题,发现多选题全选的一般只有三四个,可考试时发现自己选了七八个,不自信,又改了,就悲剧了,其实都选对了的。简答题吧,就是要背他们押题的人的题目咯,别迷信一家,都看看。我就过了两遍大纲,一遍1000题,然后看押题。粗粗的复习的了,之前还以为只有50分呢,想不到结果比预想中好,也算知足了吧。简答一定要多写啊,分点论述啊。考试的时候也是发现自己手都写软了,发现旁边的人就几行字在那里,早早地歇笔了……不要学那个样子,你不能保证你写两行就是标准答案,不然老师想给你放水都找不到借口了……切记切记。字写工整点。
考研数学方面:
从十一月中旬直至初试,我会在暑假结束后启动真题练习。我认为无需追溯至30年前的试题,近15年的题目足以应对。我选择的是李王版本的真题权威解析,它的编排很实用,前面是以完整试卷的形式,后面则是按章节归纳历年试题,我个人非常推荐。我的策略是首先整套地做,严格计时以模仿真实的考试环境,每次完成后计算得分,并整理错误。接着继续下一套。如此连续几周完成所有真题,你将明显感受到进步。然后再按章节逐一攻克,找出知识盲点,标记错误。到了第三次,你可以专注于之前标记的错题,确保每个知识点都掌握无误。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是很让你头疼,但是你不得不努力。最迟从看到我这篇文章起,你就得开始每天抽出一部分时间来学英语了,骚年,越早越好。如果你足够努力,过线还是问题不大的;本人复习英语的方法不推荐,可以借鉴,那就是猛背单词。单词是基础,必须要背,这点不用怀疑。今年翻译词汇部分基本都是时事热词,再者就是往年考过的词汇,可以买一本真题集,里面都有。我是后期才发现这一点,走了很多弯路。今年的翻译总体比较简单,然而我没有做完!!!知道为什么吗?打草稿!我不习惯一遍成型,翻译速度又慢,时间还剩20分钟的时候我还有两大段英译汉没有读,不是没有誊写,是没有读!!!当时真是死的心都有啊,恨不得哭出声来。后来几乎是词对词地译完了中间一段,最后一段译没译完已经不记得了。只记得中间漏掉不少词,意思也差不多是瞎猜。不过最后成绩还是蛮正常的,也有可能是我前面词汇部分做的比较好,大家平时练习的时候一定要提高速度,考前测一下自己的翻译速度,翻得慢就不要想着打草稿了,千万不要重蹈覆辙。
考研专业课方面:
《机械设计基础》是一门涵盖广泛且实践性强的课程,它主要包括机械传动、机构分析、机械零件设计等方面的内容。对传动部分,理解和掌握齿轮、链轮、带轮等的基本原理和设计计算至关重要,特别是齿轮的齿形、模数、压力角等基本概念以及它们对传动性能的影响。机构分析则需熟练运用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等,并能够凭自由度分析判断机构的可行性。至于机械零件设计,轴承、螺纹、键联接、销联接等都是常考点,要理解其工作原理,能进行强度校核和选。
在学习过程中,我建议大家先从教材入手,扎实地掌握每个章节的基础知识。多做习题,尤其是历年真题,这样既能熟悉题型,也能检验自有的学习效果。对复杂的计算问题,不要怕麻烦,耐心一步步解决,这样不仅能提升计算能力,也能帮助你深入理解知识点。
理论与实践结合也是很重要的学习方式。尝试自己动手设计一些简单的机械结构,比如用SolidWorks等软件绘制三维模型,这将使你对机械设计有更直观的理解。关注一些实际的工程案例,比如汽车、飞机、船舶等载运工具中的机械系统,这些都能帮你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好的复习规划和时间管理也很关键。我通常会把每天的学习内容分成几个小块,每完成一部分就休息一会儿,避免长时间的连续学习造成疲劳。定期回顾和总结,形成自有的知识体系,这对理解和记忆都非常有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