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的学习是在十月份启动的。我研读了红宝书,并结合着做了肖1000题集。其中,选择题部分尤其关键,特别是多项选择题,常常成为区分分数的关键。我对风中劲草的核心考点进行了仔细研究,还完成了肖秀荣关于时事的小册子。接着,我开始接触历年真题,但之前学过的内容总是遗忘。我浏览了肖秀荣的知识点提要,用它来理清框架,同时也尝试背诵了一些考点预测,然而发现工作量相当繁重。最后,我专心致志地完成了肖4,并且熟记了其后面的问题。
考研英语方面:
依据过往的经验和个人体会,英语的学习关键在于掌握词汇和精研真题,而考试的核心无非是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只要这两方面准备充分,取得理想的英语成绩就并非难事。此外,英语的学习宜早不宜迟,我们都清楚,它无法通过短期冲刺来提升,而是需要长期积累和反复练习。因此,如果在暑假前的那个学期有空闲时间,不妨开始着手准备英语。初期可能需要投入约四小时,到了中期减少至三小时,当考试临近,考虑到作文的训练,大概要花费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应根据自身情况规划学习计划和时间安排。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这门课涵盖了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等多个领域。关键在于理解和掌握各个领域的基本理论,如新闻价值论、媒介效果理论等,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案例中。我建议多阅读经典文献,理解其背后的逻辑和思想。关注时事热点,分析各类新闻报道,培养自有的新闻敏感度和批判性思维。提高写作技能也是必不可少的,无论是新闻稿还是评论文章,都需清晰的逻辑结构和精准的语言表达。
“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更侧重于基础知识的积累。你需扎实掌握新闻史、传播学的基础知识,比如新闻业的发展历程、主要传播理论等。这部分内容需大量的记忆,但并非死记硬背,是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凭绘制思维导图,建立知识点间的联系,使记忆更为系统。定期复习,不断巩固,避免遗忘。
学习过程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理解和实践。理论知识虽然重要,但不能脱离实践。你尝试参与校园媒体,或者进行个人的小型新闻项目,将所学应用到实践中,这样既能提升专业技能,也能增强对理论的理解。
团队学习和讨论也十分有益。找几个志同道合的伙伴,定期一起讨论问题,互相答疑解惑,大大提高学习效率。保持好的心态也很关键,面对压力,要有信心,自己,坚持到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