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电气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关于政治学习,我在九月启程,购入了肖秀荣系列的三本书籍,起初专注于研读精讲精练,随后红宝书问世,我就转而专心阅读它。我没有独特的学习窍门,当初觉得逐字背诵很繁琐,于是决定将肖1000题中的题目转化为思维导图形式。从十月份开始,我一直坚持到考前最后一刻,回想起那段时光,真是既辛勤又心酸,手指敲击键盘都敲得生疼,如果早知如此,或许会选择别的方法。不过,这种方法的确有所帮助。利用思维导图巩固了选择题后,在考试的前两周左右,我开始背诵大题,特别是肖4。建议大家在背诵时不必一字不漏,理解大意就足够了。
考研数学方面:
在大学三年级下学期之前的假期,我对待学习的态度变得极为专注。我按部就班地复习每一章,首先重温书中的概念,然后跟随老师的讲解,他常常分享许多实践性的内容,我觉得非常有益。接着,我会去做相应章节的复习全书习题,并在完成后使用同步训练进行检测。在做这些习题时,我细心地标记出每道题的难点:哪些完全无从下手,哪些稍有想法却无法继续,以及哪些是因为计算错误。在后续的二次复习中,我会重点查看前两类题目。此外,在做例题时,我会遮住答案,用专门的习题本一丝不苟地写出解题步骤,然后再与答案对比。遇到困难时,要有耐心,不能轻易看答案,否则下次依然无法独立解决。这个阶段暂时不必做笔记,因为大部分内容可能还不熟悉,但请不要感到恐惧,随着深入学习,情况一定会有所改善。
考研英语方面:
阅读我是从暑假开始的,每天2篇,用的是张剑的黄皮书。黄皮书用完我就开始刷真题了,从03-18的真题刷了两遍,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做题顺序(这一点很重要哦)。作文部分我是从十一月份中旬开始的,最初是背了王江涛的十篇五星级真题作文。十二月初每天写一篇作文,随便找个话题就要提笔写,写前两篇真的痛苦死了,在第四篇左右,突然开窍了,最初背的十篇文章突然起作用了,自己可以各种融合曾经背过的文章,也会句式变换了,在考场上,我没有任何的模板,但是真的做到了提笔就写,滔滔不绝。也因为作文这部分,稍微拯救了我的英语总分。所以,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要自己真的像考试一样写作文,写作文,写作文。
考研专业课方面:
电路原理是电气工程的基础,理解和掌握其核心概念至关重要。这包括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节点电压法、回路电流法等基础理论。这些基本定律是分析复杂电路问题的基石,需深入理解并能灵活运用。例如,欧姆定律不仅用于简单的一阶电路,也适用于非线性电阻和动态元件;基尔霍夫定律则是解决网络问题的关键工具。
深入研究电路定理如戴维宁定理、诺顿定理、超前滞后定理以及互易定理。这些定理提供了简化电路和计算未知量的新视角。在复习过程中,我会凭大量的习题练习来熟悉并熟练运用这些定理,这对解决实际问题非常有帮助。
再者,对谐振电路、滤波器设计等内容的理解也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在现代电子系统中,滤波器的设计与分析能力对信号处理至关重要。对交流电路和磁路的学习,要特别注意相位角的概念和无功功率的理解,它们在电力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电路分析软件的使用,比如PSpice或Matlab,能够帮助直观地模拟电路行为,提高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建议大家在学习理论的,结合实践操作,这样更好地巩固知识。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记忆+练习”是最有效的组合。理解是基础,只有真正理解了知识点,灵活运用;记忆是为了避免遗忘,定期回顾和整理笔记是很好的方式;大量的习题练习则帮助将理论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