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我将政治学习划分为两大环节:挑选题与论述题。在12月份以前,重心放在挑选题上,这个部分的价值多年来一直被广大考生所认同。由于12月后,培训机构会预测考试重点,购买参考资料并努力背诵,大部分人的得分差距不大。所以,在这种竞争态势下,选择题显得尤为关键,9月至11月应集中精力练习。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选择题,它要求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初学者可能感到困惑,这也是我建议跟班学习的原因,因为马原的分数比重最大,题目最难。正如我们的导师所说,一旦掌握了马原,其他科目就相对容易应对。而剩余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及时事政治,主要依赖记忆力,这就需要个人付出持续的努力。
考研数学方面:
学习数学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像我就属于对数学比较感兴趣的那类,但是我最突出的弱点就在于很马虎,老是算不对,这在实际考试中是很吃亏的。所以导致的结果就是虽然我可能每道题都有一定的思路,但是最后的结果是每道题都有扣分。所以大家在基础知识已经扎实的前提下,一定要更注重计算能力。数学的辅导书我买了很多,做了很多,结果就是每个阶段我都在买数学参考书,个人而言也比较推崇数学的题海战术,当然在题海战术之后更要注重总结。然后就是数学的学习一定要结合总结,这个在自己做题的过程中是很难悟出来的。总的来说,数学也就两点、一个是基础、一个是练习,学习基础知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到最后就是一种每天定时定点期待做题的状态;然后练习不是说每道题自己知道怎么做就ok,一定要每个环节都要亲自实践、亲自练习,这样在临场考试时出的差错也会少一些。
考研英语方面:
在备考英语的过程中,我发现四级、六级和考研英语之间的关联并不显著。毕竟,无论是词汇积累还是阅读能力提升,都需要从零开始逐步进步。首要任务就是记单词,每天坚持不懈,直至考试前一天。初期,我借助朱伟的《恋恋有词》进行了两轮复习。之后,我转而使用张剑提供的真题附带单词手册,反复记忆。我会先标注生疏的单词,然后不断重复背诵,最后甚至尝试无序的方式,记单词切忌怠惰,每天都得持续努力。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论力学,作为物理学科的基础,对理解和解决复杂的工程问题至关重要。它主要涉及质点动力学、刚体动力学以及振动理论等内容。你需对牛顿三大定律有深入的理解,这是理解所有力学现象的基础。深入理解力的作用效果,如动量、能量和角动量守恒定律,这些将帮助你解决许多复杂的问题。
在质点动力学部分,重点在于掌握质点运动方程的建立和解法,尤其是保守力场中的运动,如重力、弹簧力等。理解功和能的概念,熟练运用动能定理和势能定理,这对分析动态过程极其重要。
刚体动力学部分,需理解转动惯量的概念,掌握刚体平动和转动的规律,特别是欧拉角和角动量守恒的应用。了解陀螺效应和进动原理也是这一部分的重点。
至于振动理论,要熟悉自由振动、强迫振动和阻尼振动的基本特性,能够计算周期、频率和振幅。理解稳定性概念,并能应用到实际系统中。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优于记忆”是最核心的原则。理论力学不仅仅是公式和定理的记忆,更重要的是理解其背后的物理意义。做题是提高理解的有效途径,凭大量的练习题,你更好地掌握如何运用理论解决问题。定期回顾和整理知识点也很重要,形成自有的知识网络,便于记忆和提取。
我建议使用教材和参考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习。比如,使用《理论力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编)作为基础教材,参考《经典力学》(Goldstein)等深入书籍,这样既能确保基础知识的扎实,又能提升理论深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