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我专注于完成所有市面上能找到的模拟试卷中的选择题部分,这项工作始于10月中旬。接着,我会复习这些题目中涉及的概念点,并观看了一些针对模拟卷选择题的讲解视频,通常是每天解决两份试卷,总计完成了大约50余份。在最后阶段,我在肖8和肖4上的平均得分约为40分左右(因为这两份试题相对较易)。对于主观大题,我选择了徐涛的小黄书作为背诵资料,只需专心记忆即可。
考研英语方面:
自我感觉英语还算过得去,扎实的基础让我颇为自信。初期阶段,我每天都会投入两小时来记忆考研词汇,同时也会做一些张剑的阅读练习。这样的状态持续到十一月,我才开始着手处理张剑的历年真题集,当然,每日的单词复习依旧雷打不动。每天一进图书馆,我就埋头苦背两个小时的单词,直到接近十点钟。我认为只要词汇过关,阅读理解自然不成问题,这样的时间投入是值得的。不过,早晨背单词不宜超过一小时,最好在九点之前完成。除了固定的单词学习时间,我得抓住零碎时段来学习,但这并不代表单词不重要,反而是需要更高效地规划时间,并且要坚持不懈地记忆,不仅要牢记词义,还要熟悉其各种用法和变形。
说实话,早起的一小时内我的精神状态并不佳,还未完全进入学习模式,这段时间用来背单词或作文挺合适的。进入十一月,我才全力专注于历年真题,但其实有点晚了,因为真题需要反复操练以挖掘其中的规律和解题思路。虽然之前尝试过一次,但到去年十一月几乎忘光了,重做了一遍效果还不错,阅读理解基本都能达到30分以上。每次做完后,我会逐句逐题仔细分析并翻译,这个过程耗时颇长。十二月,我开始背诵张剑精选的50篇热门作文,可惜实际动笔写作的机会太少,只有输入没有输出,作文能力提升有限。没有足够的实践,考场上的表现就会显得挣扎,现在回想起来,真应该每天坚持练一篇。作文这种技能确实需要通过大量练习才能炉火纯青。到了后期,模拟题的练习也所剩无几,总的来说,真实的模拟训练还是太少了,未能找到临场的感觉。平时不付出汗水,战场上只会流更多的血!考研之路容不下任何侥幸心理。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文学综合”,这门科目需具备广泛深入的文学知识。不仅包括中国古代到现代的文学发展历程,也涵盖世界文学的主要流派和经典作品。我建议每日阅读一些文学原著,配以相关的历史背景介绍,这样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作品。系统性的复习和整理文学史是非常必要的,形成自有的知识框架,以便于记忆和应用。要关注学术界的最新动态,凭阅读论文了解研究热点和前沿问题。
“评论写作”则更注重实践和批判性思维。我经常选一些经典文本进行深度解读,尝试从不同角度撰写书评,锻炼自有的分析和表达能力。多读优秀的评论文章,模仿其结构和论证方式,但也保持个人的独特见解。写作练习不能仅限于课堂作业,自我设定主题并定期写作也很重要,这样在实践中提升速度和质量。
“语言文学理论基础”是一门理论性强的学科,要求掌握各种理论模型并能灵活运用。我会花大量时间研读原著,理解其核心观点,结合实例来深化理解。制作概念图或者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学习工具,它帮助我将抽象的理论具象化,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定期回顾和讨论也是巩固理论知识的好办法,与同学一起探讨,相互启发,共同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