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是一门性价比很高的学科,也就是说我们投入较少的时间就可以获得不错的分数,去年我是从7月开始复习政治的,9月到10月我翻了两遍上课记得笔记,大概每天半小时吧。10月份开始做1000题,到11月上旬只做了一遍半。然后肖八出来了,因为浓缩就是精华而且实在没时间把1000题再做一遍了,于是直接上肖八的选择题。(没有背大题)肖八的选择题HIN重要!!!我每做完一套都把那些自己没记住的小知识点抄在了小本子上,平时吃完饭休息的时候就看看,我觉得这种频繁的复习是个很有用的小诀窍!开始时我一套要错5,6个,分数都在30+,做到第四套之后基本都在40分及以上了。然后12月初肖四也出来了,这个大家也一定要背啊!肖老爷子每年几乎都能命中3道左右!肖四的大题答案繁乱需要自己整理一下,刚开始时我差不多1个半小时背两道,后面背熟了就35min一道。由于时间不够自己也就只背了一遍,但是上了考场发现大题写起来还是很顺手的!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的重要性在备考中无需赘言,至少需在考前完成四次以上的真题练习,确保理解每一个单词,每个选择项背后都有明确的理由。对于写作,近十年的题目都应尝试运用模板亲自操练,而不仅仅是依赖于考前几天的万能模板。英语的学习需要持续努力,而非临时抱佛脚。我从四月初就开始着手准备这门科目,首先通过做去年的英语真题来评估自身水平,以便定制个性化的复习策略,同时也能了解考研的题型和难度。
我在英语上下了不少功夫,每篇阅读真题都会经过翻译、分析、做笔记、背诵或熟练朗读的过程,以掌握每个题型的核心技巧。我认为归纳题型非常关键,我深入剖析了历年真题,制作了详细的笔记。10月以前主要专注于阅读,之后转向翻译,每天坚持两篇,保持手感,仅限于真题。我完成了94年至11年的所有翻译题目,逐个分析其结构。11月起开始接触新题型,目标是尽可能获取满分,通过寻找题目的关键点和关键词之间的逻辑关系来解题,这种方法十分有效。完形填空则在后期才进行,做了几篇并进行分析,我的策略更多地依赖于语感。到了12月,每周我会完整地做一套真题,留出最近两年的真题作为模拟考试。我一直有背单词的习惯,所以备考期间也没有例外。对于作文,我自建了模板,效果很好。在阅读时,我会刻意记忆一些可能适用的句子,最终在考试中也可以灵活运用。小作文的关键在于审题清晰,通常需要提前准备固定的格式模板。
考研专业课方面:
医学综合涵盖了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等多个领域,对这个科目,我的建议是构建一个全面的知识框架。从解剖学到生理学,再到病理学和药理学,每一部分都要理解其基本原理,凭大量的习题来巩固这些知识。例如,解剖学中的重要器官结构和功能,生理学中的各种生理过程,病理学的疾病机制,药理学的药物作用机制等都是必考的重点。定期回顾和复习是非常必要的,因医学知识繁多,只有不断重复。
预防综合则更注重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的内容。这包括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社会医学以及环境健康等。流行病学的学习,关键在于理解和应用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等设计方法;卫生统计学则需掌握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基本技巧;社会医学关注的是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理解这些因素如何影响人群健康至关重要;环境健康部分,要熟悉各类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威胁及防治策略。
在学习方法上,我推荐结合教材、讲义和习题进行。教材是基础,讲义帮助你提炼关键信息,习题则是检验理解和记忆的有效工具。找到合适的研友一起讨论问题,参加模拟考试,都提升应试能力。对复杂难懂的部分,寻找相关论文或者在线课程深入学习。
我还想强调一点,无论是医学综合还是预防综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都很重要。尝试将所学应用于实际案例中,不仅帮助深化理解,也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