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我是在红宝书发行后才启动政治复习的,时间有限,复习力度逐步加强,以适应记忆量的增长。主要参考资料是1000题配合红宝书,预测卷选择了肖4和蒋5,虽然购买了风中劲草,但由于时间紧迫,未能充分利用(这并不意味着它质量不佳,只是我个人未有机会验证其效果)。等到八九月,我开始跟随肖秀荣老师的课程,使用他的配套资料。为自己规划日程,确保每天既有理论背诵,也有习题练习。对于如马政经这类难以掌握的概念,我会寻求教师的指导来深化理解。肖八和肖四发布后,我会专注于做选择题,并背诵大题。切勿将政治复习全部留到最后,否则会来不及,尽早开始为宜,多做选择题很有帮助。
考研数学方面:
关于数学的复习,我复习全书看了好多遍,暑假的时候也刷了张宇的36讲,做了相应的笔记。数学这个东西参加过高考的同学都应该知道,没有一定的题量是不行的,教材只告诉了知识点,题型什么的很灵活,所以需要做大量的题目来练手。就拿我来说吧,复习全书的练习册我是做完了的,书上的例题也是做了很多遍,汤家风的1800题的基础部分我也做了好几遍,这本书倒是挺好的,对于基础比较弱的同学,可以通过做题来强化记忆,例题之间联系很大,答案也很详细。暑假的时候我又买了本张宇1000题,我想说的是有点难,暑假的时候张宇1000题应该做了2遍左右,做完这个基本上就到9月份了,这个时候就可以开始做历年真题了,最好买那种试卷版的真题,按照标准时间自己模拟一下,真题里面很多题目还是很基础的,有时候都感觉这题目自己能考满分,真题做了之后注意总结,你会发现常考的有哪些题目,有哪些常考知识点,还是有挺多借鉴意义的,做完几遍之后就可以准备做一点模拟题了,比如汤加风的8套卷,张宇的4,8套卷就有点难了,有点打击人,还做了合工大的八套卷,有人说曾经押到过题,可以试试。
考研英语方面:
阅读我是从暑假开始的,每天2篇,用的是张剑的黄皮书。黄皮书用完我就开始刷真题了,从03-18的真题刷了两遍,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做题顺序(这一点很重要哦)。作文部分我是从十一月份中旬开始的,最初是背了王江涛的十篇五星级真题作文。十二月初每天写一篇作文,随便找个话题就要提笔写,写前两篇真的痛苦死了,在第四篇左右,突然开窍了,最初背的十篇文章突然起作用了,自己可以各种融合曾经背过的文章,也会句式变换了,在考场上,我没有任何的模板,但是真的做到了提笔就写,滔滔不绝。也因为作文这部分,稍微拯救了我的英语总分。所以,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要自己真的像考试一样写作文,写作文,写作文。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至关重要。这包括了解各种官能团的性质,它们如何反应,以及这些反应如何影响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比如,醇、酮、醛、酸、酯等各类化合物的特性及其转化关系,需深入理解并能够灵活运用。立体化学是有机化学中的难点,理解分子的空间排列和构象对反应性的影响是必不可少的。
掌握反应机理是提升有机化学水平的关键。不仅要各种反应类型,更要理解为何会发生这样的反应,这个过程是如何进行的。例如,SN1、SN2、E1、E2等取代反应和消除反应,理解其步骤和中间体的状态有助于加深记忆,并能在遇到新问题时迅速找到解决思路。
再者,实验技能也是有机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室操作如蒸馏、萃取、重结晶等基本技巧要熟练掌握,理解实验原理和安全规范。凭实际操作,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理论知识。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构建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策略。将复杂的反应网络以图形的方式展现出来,帮助梳理知识点,形成整体概念。做题是检验理解程度的最佳方式,尤其是历年真题,它们能反映出考试的重点和难点。定期复习和自我检测也是提高效率的好方法。
积极参与讨论和小组学习也很有帮助。每个人的思考角度不同,凭交流,从他人的视角理解问题,深化自有的认识。
保持对化学的热情和好奇心。有机化学是一门富有创造性和探索性的学科,只有真正热爱,在其中找到乐趣,从更高效地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