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生物材料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的话知识点可以看一下,不过我当时复习前期主要看的是历年真题的选择题,总结了一些常见的陷阱设置,这些选项一般都会重复用来设置干扰项的。大题的只看了一下答题步骤和思路。政治的正式复习是在10月中旬左右开始的,我自己主要看了马克思主义原理的一些知识点,然后重点掌握了肖秀荣出版的模拟题,每个题都看了,也背了一些,肖大大还有本形势政策,可以考虑出了就买,刷一遍还是很快的,千万别放过,打印下来好好做!
考研数学方面:
精通数学者往往能占据优势,各科成绩差异不大,而数学尤为突出。许多人推崇李永乐的教材,其详尽解析各个概念,是巩固数学根基的理想选择。然而,实际考试与日常练习存在显著差异,试题的精细度相对较易,但整体综合性更强。考试策略通常遵循常规,历年试题虽略有变化,基本框架保持一致。我的学习路径是首先掌握课本知识,然后精读李永乐的教材,到了10月至11月期间,我会针对真题进行分类训练,不完整地做试卷,而是按主题分块操练。深入剖析每章的真题,达到这样的程度后,一般能确保得分过百。一旦掌握了分类训练,再转向全套真题演练,这样效果更佳。李永乐的660题难度过高,不太适宜深度钻研。许多同学对常用知识点的实践不足,因此错失了重点,影响了得分。
考研英语方面:
对于英语,我也不敢轻率发表意见,毕竟我在考研时的成绩并不突出。不过自我感觉准备得还算扎实,只是在单词这个环节出了岔子,后期对单词的记忆力度有所欠缺。我想分享一下我的复习资料:我用了张剑的基础阅读100篇文章,一本随机排序的单词书,以及四套真题和一套模拟试题。我一直坚持到考试前一天都在背单词,为了让学习过程保持趣味性,我尝试了多种版本的书籍,从新东方的大绿本开始,接着是何凯文的1575词,最后还大致浏览了一遍《恋恋有词》。总的来说,对我而言,英语无疑是一场艰巨的挑战。我认为备考考研英语最有效的方法是深度阅读,即理解每个句子中的每一个词汇含义,理清句子结构。
考研专业课方面:
材料综合涵盖的内容广泛,包括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纳米材料等基础理论,也会涉及到材料的合成、表征、性能分析等方面的知识。对这些基础知识,我建议大家一定要扎实掌握,因这是理解和解决复杂问题的基础。
无机非金属材料部分,理解晶体结构和物化性质的关系至关重要。比如,了解晶格参数如何影响材料的光学、电学和力学性能。高分子材料则要关注其链结构、聚集态结构对性能的影响,尤其是聚合物的热性能和机械性能。纳米材料部分,理解尺寸效应、表面效应等概念,并能应用到实际材料中去。
材料合成与处理技术是考试的重点。你需熟悉各种合成方法,如溶胶-凝胶法、水热法、电化学沉积等,理解每种方法的优势和限制,以及它们对最终材料性能的影响。也要掌握常见的材料表征手段,如XRD、SEM、TEM、FTIR等,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及结果解读。
再者,实验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同样重要。在复习过程中,我会尽量多做相关的模拟实验,凭实践来加深理论理解。学会分析实验数据,例如,凭曲线拟合找出材料性质与参数之间的关系,这对解题非常有帮助。
题目通常会结合实际问题进行考察,所以关注科研前沿动态,阅读相关文献,能帮助你开阔视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好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能够更好地应对开放性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