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范大学公共信息资源管理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因为我很多年没碰过政治,所以跟了辅导班,个人感觉很有用的。7月中旬开始上课,连续上了一周然后我自己回去每晚读讲义,因为上课的时候比较走心,所以也记住了不少东西。9月开始看肖秀荣那本大厚书,但这个时候看已经晚了,身边很多人早就开始看了,我边看边勾画自己觉得是重点的地方,每看一章就配合做1000题,将错题标注下来,这样过完一遍之后已经将近10月中旬了。第二遍我只看自己画的和书上已经标注的重点,再做1000题,然后继续用彩笔继续标注第二遍还做错的题。11月中旬买了风中劲草,但是那个太多了,我没背,就过了2遍,同时刷真题的选择题和1000题的错题,一天刷一套。进入12月以后,陆陆续续各种模拟卷就出来了,我只想说肖秀荣的4套卷8套卷必须买,其他的比如蒋中挺,任汝芬,米鹏,石磊等等你可以买来刷选择题。大题其实各位老师压得都差不多,只是侧重点不一样。等模拟卷出来以后就开始背大题了,可能我政治敏感度差,大题很难背 想要背熟需要很多时间,我当时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在最后的20多天里肖4蒋5一起背,最后的时间可以说非常非常紧,所以导致我哪个都没背熟,最后上考场一看都是肖4的题但是由于背的不太熟答得也不是十分顺手,选择题我也觉得挺难,最后只有60分。
考研英语方面:
因为我前期的复习效率不算高,原定的10月开始背作文的计划也没有得到实行,所以直到考前一个月才开始看作文格式、背模板,不推荐我的这种冒险做法。就我有限的经验来说,多研究历年英语一、二的作文真题还是很必要的,仿写或直接背优秀范文都可以。
考研专业课方面:
公共管理学是一个涵盖广泛且理论深厚的学科,它涉及到政府机构的运行机制、行政决策过程、公共服务提供等多方面。在学习时,我特别重视理解并掌握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如行政组织理论、公共选理论等。这些理论是后续深入研究的基础。关注国内外最新的公共管理实践案例,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能帮助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知识。
公共政策分析是另一门关键科目,它需具备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政策制定的过程、影响因素、评估方法等内容都是考试的重点。我建议大家凭阅读经典文献和政策报告来提高这方面的能力。尤其是政策分析模型,如逻辑框架法、成本-效益分析等,要熟练掌握并能灵活应用。了解和分析具体政策案例,如环保政策、教育政策等,也能加深对政策分析的理解。
在复习方法上,我认为“系统化”和“实践化”是非常重要的。系统化是指将知识点整理成逻辑清晰的框架,这样既能帮助记忆,又能提升理解和应用的能力。实践化则是凭做题、模拟考试以及参与小组讨论等方式,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提升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对公共管理学,我会定期整理出核心理论的大纲,并尝试用这些理论解释现实中的现象。对公共政策分析,我会找一些真实的政策进行深度剖析,以此训练自有的分析技巧。
在备考期间,我也非常注重时间管理和自我调整,确保有足够的休息,避免过度疲劳。我,只有身心健康,保证高效的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