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化工过程机械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关于政治学习,无非就是遵循一定的方法。在复习时,我主要依赖考试大纲(就是那个红色封面的)、肖秀荣的1000题、风中劲草资料、历年真题集以及肖秀荣和任汝芬的最后四套模拟题。其中,我侧重于风中劲草、真题和肖秀荣的四套卷。由于我是文科背景,所以在政治上并未投入过多精力。大纲发布后我才着手准备,初期阶段主要是做1000题和研读大纲,做得比较马虎。1000题的作用在于帮助我们理解和掌握大纲内容,很多题目直接从大纲摘录并设计成填空选择题,技巧性不强,用来练手倒是挺合适。
实际上,到了后期,每个考生的政治知识点记忆大同小异,因为关键的时事热点就那么些,无论试题如何变换,都无法脱离这些重点。不得不提的是,肖秀荣的四套卷预测能力惊人,年年都能命中不少考点!尽管我一直强调教材的重要性,但实际考试后,我觉得适当信赖一些押题也是有益的,哈哈。毕竟,到最后,主观题大家都相差不大,真正拉开差距的是选择题部分,无论是单选还是多选,难度不小,稍有不慎就可能答错。因此,教材仍然是需要认真阅读的。
考研数学方面:
一直对数学感兴趣,数学成绩也一直挺好,本科学的金融,数学上数学分析啥的,整个大学过去,唯一值得骄傲的就是所有数学都是满绩点。数学这块我用的参考书是李永乐的三套装:复习全书分阶训练、660题、真题。每天三个半小时复习时间按部就班的来,等到各种套卷出来可以选择的做。我当时除了这三套装,还做了张宇最后八套卷,最后四套卷,然后就差不多考试了。针对数学错题,我建议做题做倦了的时候拿出来看,类似题不会做时候拿出来看。然后就是做660题,这本资料主要用来练选择和填空,题目也比较难。考查的内容很深很细,如果时间不够可以不做。
考研英语方面:
我重点说下作文吧,9月开始看王江涛的作文书,然后先看历年真题的作文,有时间我就先自己写然后再看王江涛的解析,时间紧的时候我就直接背,但是我不是通篇全背。我会先把这些历年真题的类型归类,然后积累并背好词好句,等要考试的时候每个类型背了一个模板以及小作文的大致通用模板。其实作文要想拿高分还是重在积累,判卷老师看的卷子多了,你要是只会写模板不会给高分的,平时看到阅读里的好句子也可以积累,在套用模板的同时写出自己的风格。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本概念至关重要。工程流体力学是研究液体运动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科学,涉及到的压力、速度、密度等基本物理量,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如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能量方程,这些都需深入理解和掌握。特别是伯努利方程,它是流体静力学和动力学的核心,要能够灵活运用到各种流动问题中去。
掌握流体流动类型和边界条件。无旋流动、有旋流动、层流、湍流等各种流动状态的理解和判断,以及自由表面流动、壁面流动等不同边界条件的处理,都是考试的重点。例如,了解并能计算管道中的均匀流动、渐变流动和急变流动,以及了解雷诺实验的意义和结果,这些都是基础但重要的内容。
再者,流体静压强的分布规律和流体动力学的基本定理也非常重要。例如,帕斯卡定律、伯努利定理以及欧拉动力学方程的应用,需凭大量的习题来熟练掌握。对流体阻力和泵与风机的性能曲线,不仅要理解其物理意义,还要会进行相关的计算。
流体动力学相似理论和实验研究也是常考点。相似准则、模型实验的设计和数据处理,这些都需一定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流体动力学问题的数值解法,如有限差分法、有限元法等,虽然可能不是所有课程都会涉及,但在实际工程问题中非常实用,有机会接触,建议多加学习。
在学习方法上,我推荐结合课本和参考书,系统地梳理知识点,做笔记,形成自有的知识体系。多做练习题,尤其是历年真题,以熟悉考试题型和难度。遇到困难时,不要怕问,找老师或同学讨论,或者查阅相关文献,深化理解。最重要的是,理论联系实际,尽可能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这样既能提高学习兴趣,也能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