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学发酵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的话我就全部都是买了肖秀荣的书。一些书籍就是《知识点精讲精练》《1000题》从8月中旬就开始看吧,每天给大约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在政治上面,然后就是每天看一个章节然后就会去做相对应的1000题上面的题目。建议大家用铅笔做,然后就只要在答案那里做个标记就行了。这样做的原因是1000题应该是要做个三遍左右才能很好的掌握下来。就这样第一轮看完《知识点精讲精练》《1000题》的时间大约是在10月左右。这一段时间就是了解下,知道能考什么东西,心里有个大致的方向就行了。第一轮政治结束后,就开始第二轮了,这轮的政治是最重要的了。这次也是两个结合起来做,但是《知识点精讲精练》上面的知识一定要自己理解,不要全部都背,不要全部都背,不要全部都背。重要的说三遍。自己理解了,然后就只要背一点点那些重要的知识点,和一些时间点发生过什么事情,两个理论之间的区别。形势与政策,这个可以放到冲刺的时间来吧。
考研数学方面:
关键的数学复习阶段已至,每日一练,坚持做题!首先全神贯注于张宇的历年试题解析,计划29天完成第一轮。接着,以大约20天的时间进行第二次刷题。紧随其后的是张宇的8套预测卷,预计需8天时间。紧接着,迎来第三次重温真题,但这回选择李永乐的真题集,专注做2006年至2019年的题目,早期年份可略过。这一步预计耗时11天。随后,进入张宇的最后4套模拟卷。最后是合工大的5套卷。
考研英语方面:
在夏日假期中,保持阅读和词汇的学习至关重要,这两项构成了考研英语学习的主要难题,需要持之以恒地钻研。随着暑假的落幕,我转向了翻译的学习,并开始逐步复习这一部分。这同样是为了阅读理解的提升打下基础。翻译是一项需要长时间沉淀的技能,指望临时抱佛脚在考试前一个月突破几乎是不可能的。建议每日分析几条复杂长句的关键点,再翻译两个句子,花费约半小时,这样的日积月累,既能提升你的翻译技巧,也会极大地促进阅读理解的能力。
考研专业课方面:
微生物学综合涵盖了微生物的基本概念、分类、生理生化、遗传变异、生态及应用等多个方面。对微生物的生命周期有深入理解至关重要,包括其生长繁殖过程、代谢途径以及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机制。例如,了解好呼吸作用(氧化磷酸化)和发酵的区别,对理解和解析实际问题非常有用。
微生物的遗传和进化也是考试的重点。这部分需掌握DNA复制、转录、翻译的过程,以及基因突变、重组、转化等遗传现象。了解噬菌体及其与宿主的关系,对理解微生物间的相互作用有深远意义。
再者,微生物的生态角色不容忽视。微生物群落的结构与功能,以及它们在土壤、水体、人体等环境中的作用,常常会出现在论述题中。特别要关注微生物在环境污染治理和生物技术中的应用,如废水处理、生物质能源生产等。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构建知识框架非常重要。将每个主题分解为子话题,并凭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整理,更清晰地看到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多做真题和模拟题,不仅熟悉题型,还能检验自己对知识的理解程度。遇到不理解的问题,及时查阅资料或与同学讨论,加深理解。
实验部分同样重要,虽然考试可能不会直接考察实验技能,但理解实验原理和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是必备的。尝试复述经典实验,比如格氏反应、米氏方程的推导等,这有助于提高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能力。
持续关注学科前沿动态,阅读相关论文或者科普文章,既拓宽视野,也能帮助理解课堂所学的基础知识在现实世界的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