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法学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关于政治学习,基于我个人的经历,参加政治辅导课程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大多数考生对考研政治并不精通。自学可能会遇到难以理解的概念,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如果没有专业指导,这些内容往往显得抽象难懂,导致学习效率低下且成效不佳。因此,挑选一个优质的辅导机构显得至关重要。内容繁多且琐碎,容易遗忘,需要频繁回顾巩固。挑选合适的辅导资料,按照考试大纲梳理各章真题,有助于识别常考点,从而有的放矢地强化记忆,避免盲目翻阅厚重的大纲而感到迷茫。对于那些声称能押中题目的预测,无论是英语还是其他科目,我的建议是保持理性,每年都有人号称能预测题目,但实际上命中率往往不尽如人意。
考研英语方面:
参考资料包括黄皮书以及配套的120篇阅读练习,这些是由同一位作者编写的。我个人的记忆力非常薄弱,真的。尽管我对英语还算熟悉,但当我十月时尝试做了两套考研英语真题,结果让我大惊失色,因为我发现自己与合格线相距甚远,而且那时我还没开始正式复习。于是,我开始集中精力备考。每日专注两篇阅读理解,完成之后,我会把遇到的生词和短语记在教案本上,并查阅字典添加音标和解释。次日,我先回顾前一天笔记本上的词汇,确保记住后再继续新的阅读篇章,同时记录新出现的不熟悉词汇。对于记忆特别困难的词,我会用铅笔做个标记,然后在第三天从第一个标记词开始一直背到最后一个。这样的循环持续不断,直至我能牢记前面章节的单词,才转而只复习标记过的词汇。每一天都这样,每个单词都被反复背诵多次。尽管我的记忆力真的很弱,遗忘在所难免,但一旦遗忘,我就重新开始。最终,我用了整整两个破旧不堪的教案本来记录。完成了120题的阅读训练(实际上我只买了其中一本,因为时间紧迫),我才转向真题。在做真题的过程中,我没有涉及写作部分。我把最近两年的试题留到最后,以检验实际能力。我总共做了两轮真题,近两套题目更是重复做了三次。每一篇真题中的单词我都要求自己熟记并理解其含义。至于阅读理解的答案,我会深究为何选择该选项。作文部分,我在考前仅提前两天开始准备,没有死记硬背模板,因为我的应用英语基础不错,所以在这一环节没有什么特别的学习策略可以分享。
考研专业课方面:
来谈谈“法学专业基础一”。这门课程通常涵盖了民法、刑法等基本法律知识。民法部分,你需深入理解物权、债权、人格权、家庭法等内容,尤其是物权的种类与效力,合同的成立、生效和履行等关键点。刑法部分,要掌握犯罪构成要件、刑事责任、各种犯罪行为的定性等核心概念。学习民法和刑法时,我建议多做案例分析,凭实际情境理解理论,定期回顾和整理知识点,形成自有的知识体系。
接下来是“法学专业基础二”,这通常包括行政法、宪法、诉讼法等内容。行政法需理解国家行政机关的权力边界,公民权利的保障以及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宪法部分,要深入研究国家的基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宪法监督机制。对诉讼法,特别是民事诉讼法和刑事诉讼法,了解诉讼程序和证据规则至关重要。这部分的学习,我推荐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这样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法律条文。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阅读-理解-实践-反思”是一个有效的循环。广泛阅读教材和参考书,理解每个知识点的含义和逻辑;,凭做题或模拟案例,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反思错误,加深理解,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利用网络资源,如学术论文、法律论坛,拓宽视野,提升深度。
在复习阶段,我建议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并坚持每天复习。不要忽视历年真题的作用,它们帮助你了解考试风格和难点。记得,保持好的心态也是成功的关键,自己,坚持到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