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国民经济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提前开始复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务必要深入理解,力争在暑期前完成上一年度的强化课程学习。每个概念练习两到三道题目就足够了,同时定期回顾,不必死记硬背,多思考其背后的含义。重要的是,在11月之前都无需强记。关键是要清晰掌握各个原理。进入11月至12月期间,可以看肖秀荣的时事政治和历年真题,找出复习中的遗漏点,检查前期学习中哪些内容未能牢记。同时关注时事,了解大题的答题技巧和常用语句。对于马原的大题部分,通过充分准备是可以应对的。对待政治科目,保持轻松的心态,它并不是难度极高的学科。
考研数学方面:
我夏天比较浮躁,所以这个阶段是复习效率也不高,每天看个七小时左右。这个时候全书开始看第一遍,有点吃力,看得比较慢。一天10页到15页左右。书上每个例题和课后习题都是先做一遍,然后不会的做上标记,看懂答案,然后合上答案再做一遍。还有自己觉得很好的题也做了标记。看的时候一定要细,不能放过一个知识点、例题和课后,每道题要搞懂,如果实在看全书看不懂,就去翻课本或者上网,总之尽量搞懂。错题本这个阶段也没必要做,不然全都是错题。八月多一点,《全书》开始看第二遍。看的时候前面的知识点看了,感觉重要的知识点重点勾画。然后我第一遍错题很多,所以第二遍只做了错题、不会的题和曾经自己标记的觉得重要的题。
考研英语方面:
一次性处理四篇阅读理解或许初期会带来挑战,但这是必要的。这样的练习能助你在实际考试时轻松应对,避免感到压力山大或精疲力尽。完成阅读后,关键步骤是核对答案并反思错误的部分。要探究正确答案的逻辑,识别误导性选项及其设计策略,分析题目测试的核心知识点和所属题型。这样可以提升你的理解能力,毕竟考研阅读主要考察的是你全面领会文章的能力以及洞察命题人思路的精确度。接着,通过跟老师的课程学习来验证自己的理解,对了就巩固记忆,错了则立即改正。最后,别忘了对这四篇文章进行总结,涵盖词汇、复杂句子、考点、迷惑选项及解题策略等要点。
考研专业课方面:
经济学综合通常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部分,这两部分是经济学的基础,也是整个考试的核心。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个体经济行为者,如消费者、企业的决策,宏观经济学则着眼于整体经济现象,如经济增长、就业率等。对微观经济学,理解并掌握供求理论、消费者选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以及市场结构(完全竞争、垄断、寡头等)是非常重要的。对宏观经济学,GDP核算、IS-LM模型、AD-AS模型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的效果分析等内容需深入理解。
理论与实践结合是关键。经济学理论虽然抽象,但其背后的逻辑都是对现实世界的解释。凭阅读新闻、案例,将理论应用于实际问题中,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例如,你尝试用供求模型解析市场变化,或者用宏观政策理论分析经济波动。
再者,做题是检验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无论是教材后的习题还是历年真题,都要反复练习。特别是历年真题,它们能反映出学校出题的风格和侧重点,凭解题,你了解自有的弱点,及时进行查漏补缺。
构建知识框架也很重要。每一章学习结束后,尝试自己画出思维导图,将知识点串联起来,这样有助于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提高复习效率。
定期回顾和总结是避免遗忘的好办法。每周或每两周设定一个固定的时间,回顾过去学习的内容,确保知识的长期记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