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财经大学保险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复习建议:我的政治考的也不算高,所以只能向大家介绍一点基本的经验,想要考 75+,80+的同学可以去看看单科大牛的经验贴,每年都有 80+甚至 90+的大神。我政治花的时间不多,是从 9 月中旬开始的,先过了一遍精讲精练,我没有看教育部出的那本大纲,内容太多,就放弃了。然后开始刷 1000 题,刷了 2 遍,把错题都标注出来,连续两遍都错的画上重点标志。这时候差不多到 11月了,等到风中劲草出版就买进来开始看,风中劲草将考研政治众多知识做了精炼和提纯,对于后期抓重点有很大帮助。看完之后再可以刷一遍 1000 题,把之前的错题重点记忆。12 月份以前都是以选择题为主,大题可以不用准备。到了12 月,各种模拟题会纷纷出版,代表性的就是肖秀荣的八套卷和四套卷。八套卷也是用来复习选择题的,大题可以不用看。四套题则是需要把大题全部背下来的,今年肖大神在四套卷中基本上把所有大题都押中了,所以四套卷含金量是非常高的,几乎是考研必备。
考研数学方面:
复习数学,首先是教材,主要关注概念和实例,课本后面的习题可以略过,数量繁多且价值不大。从六月起,我会专注于复习全书,同时也购买了不少其他的数学参考资料。渐渐领悟到,数学的关键在于深入理解和质量,而非题海战术。复习全书需要仔细研读,线性代数部分则可结合李永乐的讲义来巩固。这些内容至少要重复两次,然后再扩展到更多的题目中。到了十月,我开始接触真题,选择了张宇的30年真题集,每天一套,持续一个月。不过建议你可以尝试每天解决两套,因为早期的试题相对容易些。十一月,我开始挑战模拟试卷,难度颇高,尤其是张宇的,遇到困难时别急,查阅答案并理解解题思路是关键,反思为何自己未能想到这样的解答方法。在做模拟卷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放弃考研的念头,但请记住要掌控自己的情绪,坚定信念,继续前行。十二月,我选择重做之前的错题,以保持解题的状态。
考研英语方面:
关于写作部分,我想重点提及,早在十一月中旬,我已经着手准备了。我集合了王江涛的写作教程、黄皮书、一本绿色封面的考研英语作文集以及考研论坛上的优秀范例,加上我个人的练习,精心挑选并整合了十篇小论文和十篇大论文。完全复制他人的范文并不符合我的写作风格,而且对我来说记忆起来相当困难。因此,我选择了借鉴多方面的资料,自己创作出适合自己的范文,这种方式既适应了我的能力水平,也便于记忆。正因为有了亲自写作的过程,我在实际考试中下笔时感到无比熟悉,没有任何陌生感。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经济学二”,它通常涵盖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部分。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个体经济主体,如消费者、企业的行为和决策,宏观经济学则关注整个经济体的运行规律。这两部分都需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
在微观经济学中,供求关系、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生产者利润最大化、市场结构(完全竞争、垄断、寡头等)以及博弈论等内容是重点。理解并能够灵活运用这些模型是至关重要的。我建议多做案例分析,将抽象的理论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加深理解。
在宏观经济学部分,GDP核算、失业率、通货膨胀、宏观经济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经济增长理论以及开放经济下的IS-LM模型等是核心知识点。要特别注意宏观经济指标的计算方法和政策效应的理解。凭绘制图形帮助记忆和理解,例如IS-LM模型就是凭图形来理解货币市场和产品市场的相互影响。
对学习方法,我强调理解和应用非死记硬背。经济学是一门逻辑性强的学科,理解原理比公式更重要。阅读教科书是最基础的学习方式,但,我也会阅读一些经济学家的原著或者相关的学术论文,这有助于深化理解并拓宽视野。
做题是检验理解的有效途径。找一些历年真题或模拟试题进行练习,尤其是解答题和论述题,它们能训练你如何运用理论分析问题。定期回顾和整理笔记也是必不可少的,这帮助巩固记忆,形成自有的知识体系。
找到一个学习小组或者伙伴也很有帮助,你们一起讨论难题,互相激励,共享资源,这样使学习过程更加有趣且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