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肖老师的教材按时间一本本出来,各位可以关注一下动态;《精讲精练》是厚书与配套题目,题目对考试没有参考性,都是细节题,只是助于对内容加强记忆;真题是宝贵的财富,要重复多遍地做,主要掌握出题的风格和答案选项的特征;4/8是比较贴近真题的模拟卷,考研真题可能出现的地方,大家应熟练掌握,尤其是4。《基础题》是我觉得还需要继续练习巩固才自行另外买来做的。蒋的题目稍微灵活点,我做的时候错误率挺高;他后期关于时事之类的分析教材内容也很多很长,背诵起来有些困难,但是覆盖面还是比较广的,如果大家时间充足可以参考。
考研数学方面:
张宇的36讲过两遍,1000题认真做两遍(这里千万不要对着答案做题,把第一遍自己没做出来看完答案才会做的题标记出来,第二遍第三遍重点刷,直到自己能不看答案做出来为止)12月一整个月我都在做真题,我先做了05-20的真题,一天一套,做完对答案,总结错题。如果前期工作到位,几乎每套题2-2.5小时都可以做完,所以前期工作真的很重要。然后一天复习套题中的错题,然后开始按倒叙做95-04年的真题,还是一天一套,大概做到20号,接下来的一天复习错题。考前两天做了两套张宇的4套卷,如果有能力,真的推荐大家做一下张宇的8套卷和4套卷,据说今年有原题。
考研英语方面:
许多人可能低估了完形填空的重要性,认为其效益不高,投入大量时间后,最终得分可能并不理想,毕竟它有20个空格却只占10分。然而,实际上完形填空是有规律可循的,历年来的答案分布相对均衡,而且解答时也有不少策略。通常建议首先自行阅读一遍,将能确定的选项填入,较为明显的通常是连词部分,只要理清前后语句的逻辑关系就能作答;接着进行第二次阅读,尽快选出更多答案,对于难度较大的空格,快速判断可能较困难;最后,对于仍然犹豫不决的部分,可以根据已选择最少的选项进行猜测。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础概念至关重要。材料科学基础涵盖了许多基本概念,如晶体结构、相图、扩散、固态反应等。这些知识构成了材料科学的基础,理解和掌握它们对后续深入学习极其重要。我建议凭阅读教材,结合实例去深入理解每一个概念,不是仅仅死记硬背。
深入研究相图。相图是材料科学中的核心内容,它描绘了不同温度和成分下材料可能存在的相态。理解和应用相图需一定的数学和物理基础,但是一旦掌握了,就能预测材料的性能并指导实验设计。我会推荐做大量的相图解析练习题,以此来提高这方面的能力。
再者,重视实验与理论的结合。材料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理论知识需凭实验验证。在学习过程中,尽可能地参与实验室的工作,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这样既能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也能培养实际操作技能。
对材料性质的研究也是不容忽视的部分,包括力学性能、热学性能、电学性能等。这些性质直接影响材料的实际应用。了解各种测试方法,理解性能变化的原因,能帮助更好地理解材料的内在机制。
持续关注科研前沿动态。材料科学领域发展迅速,新技术、新理论层出不穷。定期阅读学术论文,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趋势,不仅拓宽视野,也可能为答题提供新颖的角度。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定期复习和总结是非常有效的。每天的学习结束后,花一点时间回顾当天的内容,整理笔记,形成自有的知识体系。多做模拟题,熟悉考试形式和难度,也是提高应试能力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