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应用化学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我在九月涉足政治学习,购入了肖秀荣的三本教材,起初专注于精讲精练,随后红宝书问世,我就转向研读它。我没有独特的学习窍门,当初觉得死记硬背太繁琐,加之我有过绘制思维导图的经历,于是决定将肖1000题转化为思维导图形式。这一过程从十月持续到考前,现在回想起那段手指酸痛的打字时光,不禁有些心酸,如果早知如此,或许会选择别的方法。不过,这个策略确实起到了一定的成效。通过导图辅助,我顺利解决了选择题部分。在考试的前两周左右,我开始背诵大题,特别是肖4。我建议大家不必一字不漏地背诵,理解大意就足够了。
考研数学方面:
今年的数学考试难度较大,因此大多数人的成绩并不理想。备考时,许多人采用的是宇哥的《高数十八讲》和《线代九讲》,加上李永乐的复习全书。我亲自研读了这两套资料,建议根据个人时间来规划学习进度。我发现按照辅导书籍系统复习非常有助于梳理知识脉络,每章内容一目了然,帮助构建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到了后期,通过强化课程中的综合题目解析,感觉收获颇丰。记笔记并反复理解是必不可少的步骤。完成数学复习后,我会再次回顾笔记,甚至尝试默写出每个章节的知识架构,这使我对每一个数学考点都能了如指掌。一定要牢记,坚实的数学基础至关重要。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本科水平是刚过六级。其实我觉得考研英语跟四六级关系不大。先看单词,坐到自习室就看,五六月之前就一直在看单词,记不住,多看多看多看。。。后来徒手把07到18的阅读翻译了,整个暑假我都是每天下午先做阅读,做完了翻译一两篇,有一次一口去翻译了三篇,简直是恶心吐了,不过翻译了一遍也是很有帮助的,大概九月中旬做完了第一遍真题,有买了一本不带详解的书做第二遍。。后来十一二月做了几套市面上的模拟题。还有,真题的阅读,最好多读读。十一之后买了王江涛的大作文书,里面有历年的真题作文,作文模板类型之类的。我就背了那十篇小作文必背十篇大作文必背,背完默写,这二十篇断断续续的背到十二月份,也没背压题之类的,最后自己摘了一份所谓的模板吧,王江涛的作文容易背些,祝大家写作文时灵感来了挡都挡不住。
考研专业课方面:
物理化学的核心在于理解和运用基本概念。物理化学涉及热力学、动力学、量子化学等多个领域,每个部分都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例如,热力学三大定律是理解物质变化基础,动力学则关注反应速率和机理,量子化学则是解释微观粒子行为的关键。深入理解并能灵活运用这些基本原理是至关重要的。
公式记忆和推导能力是必不可少的。物理化学中充满了各种公式,如吉布斯自由能、哈密顿量等。需不仅它们,更要理解其背后的物理意义,并能进行适当的推导。这需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
再者,实验与理论相结合的学习方式非常有效。凭实验室的实际操作,直观地理解理论知识,使抽象的概念具象化。比如,凭测定反应速率来理解动力学方程,或者凭光谱分析来体验量子化学的应用,都能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是考察的重点。在复习过程中,我会尝试去解答历年的真题和模拟题,这些题目往往源于实际科研问题,能够训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定期的自我检测和反思也非常重要,它帮助了解自有的弱点,及时调整学习策略。
团队学习和讨论同样重要。我常常与同学一起探讨难题,不同的思考角度和解题方法会带来新的启示。这种互动不仅提升学习效率,还能增强团队协作能力,这是未来科研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