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业大学能源动力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购买大纲后,我在九月初便开始了阅读。起初,只是单纯看书,发现记忆效果并不理想,于是转为边读边做笔记,毕竟“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每看完一部分内容,我会做一份概括,这确实是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接着,每学完一章,我会配合着做相应的1000题练习。一开始,我对马原感到相当困扰,内容繁多且难以理解。不过,当我尝试将知识点整理到纸上时,理解就变得清晰多了。通常,我会在八开纸上绘制出章节框架并摘录关键信息,虽然看似耗时,但我坚持每天晚上八点至十一点专心于政治学习。对于马原和毛概这样的难点,我允许自己一天吸收一章,而近代史和思修则相对简单,有时一天能完成三到四章。到了十一月,市面上会出现一些冲刺阶段的重点考点背诵手册,无论是购买还是下载电子版,我认为这些都很有用。由于只包含精华部分,背诵起来更为轻松,同时,它们也能帮助我回顾红宝书的内容。如果有些地方记不清楚,我可以随时翻阅红宝书来巩固。
考研数学方面:
考研初期选择的数学教材就是《微积分》《概率论》《线性代数》基本,拿着教材来打基础,学习知识点、各种定理、各种公式。课后习题都要亲手做。复习和考试的范围参看教育部出的《大纲解析》。在这里,我想着重说下概率论,说实话大学时学的时候感觉挺简单的,其实这部分在考研中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尤其是数理统计那一块。数学的话如果大家想拿高分推荐从基础开始自己总结方法和套路,比如极限求解的两大核心要点、表格速解积分问题等,这些东西都很实用,而且在市面上没有别人能讲。而且每一道题都要做到最后,不要一看会就不做了。这是我血淋淋的教训。我之所以再来一年就是忽视了这一点。
考研英语方面:
9月份的时候单词还才认识了不到一半,做阅读真题还是一套卷子六七个的错,本来英语底子不错(虽然大学三年也都没怎么学英语,四六级也都是飘过),英语最重要的就是单词!!!做阅读为什么错的多,因为你单词不认识啊,说白了就是看不懂嘛。所以九月份一看这错误率确实捉急了,就赶紧找补救办法,这里真的真的要感谢曲线记忆法,以前一直以为都是扯得,用了之后才觉得真的是大!写!的!好!用!当然,这属于急救方法。你现在如果有时间,一定要开始背单词,不管用什么书,顺序的还是乱序的,不要觉得你记不住,这种东西就是要反复记才行。一直这样坚持到九月份,基本上你一半多的单词都记的很熟了吧,这时候再用曲线记忆的方法就事半功倍了。大概是50天的样子,早上晚上都有背诵任务,有那种记忆表的,就是早上背A,晚上背A,第二天早上B,晚上AB这样,我是打了一份顺序简易版的5500大纲的词汇,按照字母每天这么背的,一天都不能断。后来有同学告诉我其实人家是按照均分而不是字母顺序来的,但我复试背单词的时候均分了一下来背发现效果太差,所以还是推荐大家就按照字母顺序来,可能今天背C部分很多,过几天天背E部分又很少,但是不管多还是少都要坚持,这样效果比较好。反正楼主背了十天之后就觉得自己的英语有救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自动控制原理”是一门涵盖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它主要研究如何使系统在各种干扰下保持稳定运行,并达到预定的目标。在复习时,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是至关重要的。比如,要清楚了解闭环控制系统、开环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理解负反馈、正反馈的作用机制,这是理解整个控制系统的基石。
深入学习和理解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如PID控制、根轨迹法、频率响应法等。这些设计方法不仅需理论知识,还需凭大量的习题练习来提升应用能力。例如,PID控制是最常见的控制算法,理解其工作原理并能灵活调整参数对解决实际问题至关重要。
再者,系统稳定性分析是考试的重点。劳斯判据、赫尔维茨判据是判断线性系统稳定性的重要工具,务必熟练掌握。对奈奎斯特稳定判据的理解和应用也是必不可少的,凭绘制奈奎斯特图直观地分析系统的稳定性。
非线性系统和现代控制理论虽然可能不是所有课程的重点,但它们是控制领域的前沿,时间允许,这部分的内容也值得深入探究。非线性系统的描述函数法、相平面法,现代控制理论中的状态空间模型、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等,都能拓宽视野。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除了课本,参考书和网络资源也是非常好的辅助。做大量的习题和模拟题是提高解题能力的有效途径,尝试自己设计控制系统,分析其性能,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会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团队学习或者找个研友一起讨论,不仅互相答疑解惑,还能激发学习的积极性。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和好的时间管理同样重要,平衡好复习和其他活动,保持身心健康,在备考路上走得更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