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我属于文科背景。即便如此,我还是决定参加课程学习。我在10月底开始浏览大纲,然而初次阅读后,感觉并未吸收任何内容,于是便搁置一旁。直到11月底,我才重启复习,这次重点关注哲学部分,因为它最复杂,需要深入理解。实际上,我大约在考试前两周才开始正式记忆知识点。那时,我购买了肖秀荣的精简版教材和最后四套模拟题。我全力以赴地背诵了两周,将肖秀荣的资料重复背诵了4到5次。请记住,这个阶段其他科目的成绩已大致确定,而政治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最终结果还算令人欣慰,我的政治成绩过得去,虽然不算顶尖,但我对此感到满足,毕竟我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在政治上下过多的功夫。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来说,首先单词是基础,背单词是每天都必须完成的任务,直到考研前一天。我刚开始接触考研单词时,只觉得又多又杂,背了以后似乎没有效果,转眼就忘掉。后来听过一次考研英语讲座后,我开始按照记忆曲线来记单词。每天看100个,在上面标注重复的日期,以第一天算起,第3天、5天、7天、15天、30天都翻阅一次,按照日期来重复该重复的内容。开始时我是以看为主,之后越来越熟悉之后,就用卡片遮住中文部分,自己回忆单词的意思,如果暂时想不起来就立刻看中文翻译,加深印象。这种方法开始时效果不显著,但在后期会越来越好,同时也有个弊端,重复的日期有时会重合在同一天,也就是有时一天要看的单词量特别大,我也苦恼过,但还是坚持了下来。单词之外最重要的是真题,真题之中最重要的是阅读,“得阅读者得天下”,这句话说得特别正确。就英语来说,除了背单词,一战时我整个暑假的时间都花在了翻译真题中的阅读文章上,从97年到08年,每天下午翻译两篇,并工整地写下来。这不仅训练了阅读,同时也练了翻译。二战时因为已经很熟悉真题,我开始看张剑的英语阅读提高篇,将不懂的单词和词组划出来,分析其中的长难句,并且重复看,一段时间后单词量和句子的理解都有提高。将真题中的每一个单词、词组、长难句弄懂后,我将重心放在分析阅读题目的设置上,给每一个题目分类,在文章中划出与正确选项相关的句子,理清考点在哪。同时对错误选项也进行分析,弄清是张冠李戴、误解文意还是别的什么惯用的设置手段。如果真的分析通透了,拿到题目就能看出错误选项是哪几个,因为考研英语出题的干扰手段重复率特别高,这是我后面慢慢领悟到的。新题型我主要是做张剑的那本书,用铅笔做,考研前两个月开始,全部做完之后再擦掉重做。作文的话也是上考场前两个月开始训练,每天下午写一篇,逐渐归纳自己的模板。
考研专业课方面:
“卫生管理综合”涵盖的内容广泛,主要包括卫生行政管理、卫生经济学、卫生政策分析以及公共卫生伦理等多个领域。对卫生行政管理,理解并掌握卫生系统的组织结构、管理模式和决策过程至关重要。我建议凭阅读教材和相关文献,深入了解我国及国际上的卫生行政实践,关注最新的卫生政策动态。
卫生经济学的学习需理解和运用供求理论、成本效益分析等经济原理来解决卫生问题。我会推荐大家阅读萨缪尔森的《经济学》,结合卫生领域的案例进行深入思考。做一定数量的计算题也是必不可少的,这能帮助熟练应用这些经济概念。
再者,卫生政策分析部分,你需了解政策制定的过程,学会使用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对政策效果进行评估。这部分建议多读政策研究报告,提升自有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尝试自己撰写小型政策分析报告,实战演练会加深理解。
公共卫生伦理涉及的道德原则和决策原则是考试中的重要知识点。理解并能灵活应用公平、尊重、有利、无害等基本原则,要关注伦理冲突的处理和解决策略。这部分凭阅读伦理学书籍和讨论实际案例来提高理解。
在学习方法上,我强调的是系统性和持续性。建立一个完善的知识框架,将各个学科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理解。定期复习和做题,保持知识的新鲜度。小组学习和讨论也是非常有效的,互相启发,提高学习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