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动物学考研经验与备考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作为一名人文科学专业的学生,我对政治学科稍微有些优势。我个人认为参加政治辅导班确实有帮助,因为教师会帮你系统地整理知识点,使你的复习更有针对性。我自己大约在九月底开始正式学习政治,那时候我主要是根据辅导班老师的讲义,将强调的重点内容背诵一遍,并结合练习题来巩固。我采取的方法是学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后就做相关的习题,而不是按章节顺序进行,这些题目是由辅导班老师提供的历年真题分类汇编,数量相当大,做起题来的确让人感到压力山大!不过,《风中劲草》这本书我还是挺推荐的,尽管我只看了不到两遍。到了冲刺阶段,我疯狂地背诵肖秀荣的四套卷,反反复复背了三遍。对于政治来说,关键就是一个字——背!一个小贴士:你可以边做《1000题》边看《精讲精练》,答案写在草稿纸上,把做错的部分在书上做好标记,多加回顾和理解。
考研英语方面:
考研英语复习的核心任务无疑是背单词,我记得那年我翻了五遍星火出版的单词书,至少也看了五遍。阅读训练同样关键,大家都强调这一点。初期,我使用了在学校找到的“星火120篇”来练习,我不是为了做题,而是逐句精读并翻译,遇到生词便查阅并记录在边上,以此建立学习英语的习惯。同时,我也通过学习新概念3(可以听录音)来提升英语能力。此外,我开始接触真题,采用张磊的《红宝书》,专注于阅读理解,逐句翻译。
暑假期间,烈日炎炎。除非去上课,每天早上我会抽出时间朗读真题阅读,试图尝试背诵一些内容,尽管没有特定的目标,我坚持了很长时间。晚上临近回宿舍休息时,我会细致地翻译一篇文章。单词记忆依然以星火为主,还购买了考研战略家的150多页标准注释,每天翻阅10页,标记不熟悉单词并多次回顾。暑假期间的英语复习就是这样,顺便提一下,我还抽空温习了几遍课堂上学过的语法知识。
十月份,我开始做一套完整的模拟题(来自高联大纲),体验考研英语的真实感觉。完成这套题后,我转而练习完形填空,比较了《红宝书》和《黄皮书》,最终选择了解释更详尽的黄皮书真题解析(试卷格式),做了从2005年至2009年的题目。之后,我逐年攻克新题型,并整理出常见题目的解题策略。翻译部分,我采取自我翻译,然后核对参考答案,查找生词,逐字逐句对比参考译文,总结翻译技巧(我先把短语和单词逐一翻译,再调整顺序,整合句子含义)。阅读仍然需要每日晨读。在完成上述部分后,我又回到了阅读理解,一如既往地逐字逐句翻译。然而,时间紧迫,我开始处理剩余年份的真题,这次加入了写作部分。遗憾的是,我没有充分练习写作,仅在最后10天整理了两套模版,背了一些大小作文的句子。在这整个过程中,我一直保持着饭前午后背单词的习惯,只是不再依赖星火,而是专注那本简洁的战略家书籍。
考研专业课方面:
细胞生物学是一门深入研究生命基本单位——细胞的学科。在这个科目中,理解和掌握细胞结构、功能以及它们如何相互作用至关重要。例如,理解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知道各种细胞器的功能,如线粒体、高尔基体等,以及细胞周期和分裂过程都是基础。细胞信号转导路径,如G蛋白偶联受体通路,也需重点掌握。在学习过程中,凭绘制概念图和做大量的练习题来巩固记忆,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则更侧重于研究生命的分子层面。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酶的催化机制,DNA复制、RNA转录和翻译,这些都是必考的内容。特别是基因表达调控,如启动子、增强子的作用,以及遗传密码和突变对蛋白质影响的理解,需深度剖析。分子生物学中的中心法则和分子克隆技术也是重要考点。对这个科目,建议多看实验论文,理解其实验设计和结果分析,这将有助于深化理论知识的理解。
在复习这两门科目时,我坚持每天都进行一定的阅读和笔记整理,尽量把复杂的知识点简化并形成自有的知识体系。定期做模拟试题,不仅检验学习效果,也能提前适应考试的节奏和压力。遇到不理解的问题,我会积极寻求老师或者同学的帮助,或者查阅相关文献,不断深化理解。
在复习的后期,我会进行知识点的串联和对比,比如比较不同类型的细胞器,或者对比不同的生物分子反应机制,这样能更好地理解它们之间的关联性和差异性。保持好的心态,合理安排时间,保证充足的休息,也是非常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