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至12月14日,“青春造物场”2025豫园城市非遗季在上海豫园商城举行。
2025年11月14日,上海豫园,浙江非遗滚灯舞表演吸引众多游客。澎湃新闻记者 朱伟辉 图
浙江非遗滚灯舞表演。澎湃新闻记者 朱伟辉 图
浙江非遗滚灯舞表演吸引众多游客。澎湃新闻记者 朱伟辉 图
作为上海重要的非遗集聚区,大豫园文化片区汇聚近百项非遗技艺与二十余家“中华老字号”,已成为国际游客体验中华文化的必访之地。这场为期一个月的文化盛宴,以青春化、国际化的创新表达,打破非遗传承的固有印象与时空限制,为全球游客构建了一个可感知、可触摸、可沉浸的“中国非遗体验场”。
一名身穿汉服的韩国游客在豫园拍照打卡。澎湃新闻记者 朱伟辉 图
本次非遗季深度融合豫园在地文化,以竹编为韵、银杏寄情,由青年非遗艺术家联袂打造沉浸式“非遗风物展”。银杏叶视觉符号贯穿全程,象征非遗技艺在百年城厢中的青春绽放。中心广场特设公共互动区,邀请中外游客共同参与竹编创作,沉浸体验“非遗之韵”的独特意境。豫园中心广场每周设置的非遗主题展陈区,汇集松江布艺、拓印、壮锦装饰画、点翠、绒花等多项传统手工艺精品。这些展位不仅是技艺展示的窗口,更是非遗美学的生动课堂。每周末,手工艺人将以非遗导师的身份,带领海内外游客参与沉浸式手作体验,让人在亲身实践中感受非遗的鲜活魅力。
11月14日至12月14日,2025豫园城市非遗季在上海豫园商城举行。澎湃新闻记者 朱伟辉 图
一名外国游客在道明竹编非遗新生代传承人肖瑶的指导下体验竹编。澎湃新闻记者 朱伟辉 图
一名外国游客在选购银饰品。澎湃新闻记者 朱伟辉 图
贵州非遗苗绣饰品展示。澎湃新闻记者 朱伟辉 图
游客在选购非遗商品。澎湃新闻记者 朱伟辉 图
游客在佩戴非遗宋锦首饰。澎湃新闻记者 朱伟辉 图
今年以来,大豫园文化片区海外游客访问量持续攀升,视觉冲击力强、互动性高的非遗项目尤其受到外国游客青睐。据统计,中国传统文化产品、非遗老字号美食及非遗手工艺品已成为备受海外人士青睐的豫园商城消费前三名。非遗季期间,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可与非遗传承人面对面交流,通过器物与技艺触摸东方生活美学,使非遗成为跨越语言的文化媒介,串联起不同文化背景的理解与共鸣。
卖货郎向游客宣传非遗商品。澎湃新闻记者 朱伟辉 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