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电力大学水利工程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觉悟蛮高的,自我感觉也算是低产出高回报了,经验之谈就是先搞选择,肖秀荣的1000题加上考研十年真题,建议先做肖秀荣1000题一遍,这一遍不看书就是选,看看自己对政治这门课真实的理解和水平,然后再去对答案,以题带点,还不太明白的就去看肖秀荣的那本考点精讲,楼主是做完一部分才去对答案,不会只做完一章一节就去对,原因很简单,知识是连贯的,马哲也好,毛泽东思想什么的也好,都有个很宏观的体系,一点一点的去扣这些东西容易一叶障目,事倍功半,不如让这部分的问题全部暴露出来再一起解决,错多少都不要在意,重要的是看知识点同时练习选择题技巧,如果觉得实在不好可以二刷1000题,同时做选择的同时也可以积累答大题的得分点,因为能出成选择的很多也是可以用大题的方式设问的,而正确的选项就是采分点。刷完1000题就可以练真题了,因为真题是最接近考研政治的,如果没有基础就去练,没有什么用,考研真题的意义不在于你错了多少,知识点有那些没掌握,因为政治太大啦,题目包括知识点大面积重复的可能很小,老师都不傻,但是在真题里你可以看老师的错误选项是如何设置的,正确的选项哪些书上没有但表述仍然正确,这些是可以练出来的,尤其是一些敏感词,练多了会有感觉,最后会达到,我也不知道对不对,但是我能这么选出来,而且一定对。
考研数学方面:
在数学复习方面,我已经反复研读了全书多次,并在暑假期间深入学习了张宇的36讲,同时记录了重要点。对于数学,我相信所有经历过高考的人都了解,只有通过大量练习才能掌握,因为课本仅仅提供了基础知识,而实际题型变幻莫测。以我个人为例,我完成了复习全书的所有习题,同时也多次重温了书中的例题。我还多次练习了汤家凤的1800题基础部分,这本书特别适合巩固基础,题目间的关联性强,解答也非常详尽。暑期时,我购买了张宇的1000题,但必须承认它的难度较高,我大约完成了两遍,这让我进入了九月。此时,启动历年真题训练正合适,推荐选择试卷形式的真题,按正规考试时间自我模拟。你会发现许多真题基础扎实,有时甚至会让你觉得有信心拿到满分。做完真题后,记得总结,了解哪些题目和知识点经常出现,这对于后续的学习有很大帮助。几轮真题后,可以尝试一些模拟题,比如汤家凤的8套卷,张宇的4,8套卷挑战较大,可能会有些挫败感,另外还有合工大的8套卷,听说有人曾遇到过原题,不妨一试。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是我比较有把握的科目,底子还可以,复习起来难度不是很大,马马虎虎了。我的建议是如果你的基础不好(单词量很少,阅读里的长难句很难读懂,写作没有想法),现在可以去大量记忆单词,不管有多难,每天都最好拿出至少一个小时的时间去记忆,或许效果很有限,但坚持到年底,就会有成果,个人认为如果认识的单词过少,那么英语的考试将会很难,长难句我没怎么细致研究过,都是上课老师讲过的我记了笔记,不懂的时候看看就好,真题中逻辑性的把握,命题者的思路是更为重要的,这个需要真题去训练,慢慢你会发现其中的奥妙,作文方面我没有准备任何的模板,只是在平时积累了一些比较好的长句和短句,效果还不错,如果你觉得自己写有困难,可以去看看那些模板的书,毕竟还是有不错的内容。参考书我用的是张剑的黄皮书系列,还有单词(乱序版),别的没有看过。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本概念至关重要。结构力学是研究结构物在外力作用下如何变形、稳定性的学科,涉及到的主要概念有:静定结构、超静定结构、内力(剪力、弯矩)、应力、应变等。每一个概念都需清晰理解,因它们构成了后续分析的基础。
掌握计算方法是核心。包括截面法、积分法、能量法等,这些都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例如,凭截面法求解梁的内力,积分法则用于确定轴力、剪力、弯矩图,能量法则适用于求解结构的位移。在实践中,灵活运用这些方法能帮助快速准确地解决问题。
再者,实践应用不可忽视。凭做题来巩固理论知识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我建议找一些典型的例题进行深入分析,如静定结构的完全分析、超静定结构的近似解法等。模拟试题和历年真题的练习也必不可少,这帮助你熟悉考试的题型和难度,提升解题速度。
重视实验和案例分析。水利工程中结构力学的应用丰富多样,如桥梁、大坝、水塔的设计等,凭分析实际案例,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提高理解和应用能力。
团队学习和讨论也是提升自我的一种方式。和同学们一起探讨难题,互相讲解,不仅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也能锻炼自有的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