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会计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我考的不算高,但在北京这种压分严重的地方也还凑合了。即使你复习得尽善尽美,大概率也就只能比我多考几分。把这些时间花在数学和专业课上,你提高的就远远不止这几分了。我是九月中下旬开始复习的(十月份开始我觉得也不迟)。毕竟内容还是比较多,只不过这样可以稍微轻松些,强度不要太大,看《政治大纲解析》,对于所谓的红宝书,我是这样用的,第一遍,大致浏览,不做笔记,第二遍,对照历年真题把重点标注出来,第三遍,反复熟记标注的地方。我用的是肖秀荣的系列资料,但今年没怎么押中题,所以还是不要抱太大希望在押题上。专业课:整理二版笔记。尝试背诵并默写。回顾课本。分析真题,可以根据真题来大概决定哪些是重点,做到心里有数。 政治,可以开始做1000题了,错题要反复看。
考研数学方面:
唯有数学,可以说是影响总成绩的关键科目。数学具备实用性,它是一种必备的技能。面对数学的复习,没有任何投机取巧的方法,关键在于掌握并理解各个知识点,同时通过模拟试题和历年真题来强化训练和提升水平。复习数学时,一定要亲自动手实践,切忌纸上谈兵。看书并不代表能解题,能解题也不一定准确,对于概念和公式,不要机械地死记硬背,而应力求理解和应用。推导一次公式往往比单纯记忆更为深刻。此外,要注意各个知识点间的相互关联。市面上关于数学复习的资料丰富多样,大致内容相似,挑选一部分就足够了,资料过多反而难以完成。我当时采用的复习计划是:全面复习书籍(3遍)、选择题与填空题660题(2遍)、400题(2遍)、历年真题(3遍)以及超越考研135题(1遍)。实际上,数学考试主要考察基础知识,每年的题型变化不大,重点在于能否灵活应用所学知识。
考研英语方面:
考研初期要着重背单词,也可以背高频词汇,直接练习考研真题的阅读,在阅读中会增强对单词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将真题直接买了,推荐张剑的真题解析。真题推荐多做几遍,不推荐做模拟题,前期可以只练阅读,每篇阅读做完在批改后要对原文进行翻译,并对照翻译进行比对,以此来练习翻译,同时也可以整理好的句型,留作作文用。作文的话可以将各种主题的都选一些来背,至少背20篇,书信也是要至少掌握10个体裁的,以应对各种主题。想考取高分作文很重要,尤其是目前的形势决定了你需要尽可能地拿高分。在模板的基础上总结自己的模板,能够熟练运用,试写各种话题。
考研专业课方面:
工商管理基本理论是一个涵盖广泛的学科,它包括了企业组织结构、战略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多个模块。在复习时,我将这些模块划分成不同的部分,逐一攻克。对企业组织结构的理解,我注重了解各种类型的组织形式及其优缺点,如直线型、职能型、矩阵型等,并理解它们在不同情境下的适用性。对战略管理,我深入研究SWOT分析、波特五力模型等工具的应用,以及如何制定并执行有效的商业策略。
市场营销是我投入精力较多的部分。我不仅需掌握4P理论(产品、价格、渠道、促销),还需理解和应用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市场定位等概念。我还阅读了大量的案例,以提升对实际市场操作的理解。
再者,人力资源管理是另一个关键点。我深入学习了招聘、培训、绩效评估、薪酬福利等方面的知识,理解其背后的理论基础,并尝试去分析和解决一些实际的人力资源问题。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和应用比单纯的记忆更重要。我倾向于凭做题和案例分析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我也会定期进行自我测试,看是否能独立地解释和运用这些理论。我也积极参与讨论小组,凭与他人的交流,深化理解和拓宽思路。
我一直坚持阅读最新的学术期刊和行业报告,以保持对工商管理最新动态的关注。这样既有助于我对理论知识的更新,也有助于我在答题时提供更有时效性和实践性的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