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法律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参考书目:肖秀荣的一系列书,包括《1000题》《讲真题》《知识点提要》《冲刺八套卷》《最后四套卷》,除此之外没有用过其他的书。政治接近80的分数是这几门中最满意的,复习政治的思路大概是这样的:9月初开始做《1000题》,都是看完一章书,再做一遍题,然后对答案,当时选择题错的惨不忍睹,尤其是马原的多选让人很崩溃。做完一遍后,就又买了一本,重复第一遍的过程,这时候的错误率已经降低了很多。到了10月中旬,用肖秀荣的讲真题,把历年的真题大概过了一遍,只做选择题,大题都是看看答案找找思路。这一期间也买了红宝书,但内容实在太繁杂,就没有细看,11月份的时候由于大部分时间给了专业课,政治稍稍有点放下,主要是用的肖秀荣的《知识点提要》,按照那本书又将知识点过了一遍。12月份的时候就进入疯狂背诵的阶段了,这时候我买了肖秀荣的《考点预测背诵版》,但感觉不如《知识点》好用,所以背的知识点,还有《冲刺八套卷》和《最后四套卷》,都是做了选择题,然后直接背大题答案。还做了一份风中劲草的形势与政策的选择题,好像也有预测中的。过程大概是这样的,有些我也记不清了。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是考研过程中比较难的一科。每年会有很多人因为英语小分不过线而惨遭淘汰。我感觉英语的学习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贯穿于考研的始终。考研英语我认为就是在考单词量,而其他的什么语法或时态都次之。所以必须过单词关,我的英语从三月份开始准备,刚开始就是在准备单词,前后背了三遍。从3月到七月我一直背单词,从语法开始,包括作文啊翻译啊这些都要复习到。偶尔做几篇张剑的《阅读150篇》,算是练手。暑假的时候做了几套真题,不是很理想,主要还是词汇量掌握的不够。进入十月份,开始全力准备英语,此时新东方的单词书我看的是第二遍,并且把不熟的整理下来,留日后专门强化。虽然这样,但是做真题时还是不理想,于是开始进行第三遍强化,一直到十二月份。这期间,我把真题里面的每个不懂的单词和短语都整理下来并背了一遍,再加上新东方的单词,每天都背一个小时。然后再看真题感觉里面的单词都认识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这门课程涵盖了民法、刑法、宪法等基础法学知识。民法部分,重点在于理解物权、债权、合同法等内容,需构建起清晰的法律关系框架。刑法部分,要深入理解犯罪构成要件和刑事责任,关注最新的司法解释。宪法部分,需理解国家基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复习时,我建议多做案例分析,凭实际问题来理解法律规则。
法律硕士综合,这门课包括法制史、法理学、民事诉讼法等内容。法制史要求了解中国法律的发展脉络,法理学则需理解法律的本质、功能和运行机制。民事诉讼法则涉及到诉讼程序和证据规则,这部分需大量记忆,但更要理解其背后的逻辑。在复习过程中,我习惯将知识点进行整理,形成思维导图,帮助记忆并理解各知识点间的联系。
对这两门科目,我认为最重要的学习方法是“理解+应用”。法律并非单纯的记忆,是理解和运用。我会定期做模拟题,凭解题来检验自有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参加讨论组或找到学习伙伴也很有帮助,互相提问、答疑,提高思考深度。
阅读案例是另一个关键的学习方式。凭对真实案例的分析,我能更直观地看到法律规则在实际中的应用,也更能理解法律的精神。我还订阅了法学期刊,保持对最新法律法规动态的关注,这对应对可能的论述题非常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