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语言大学心理语言学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9~12月:除了看书,把石磊老师和肖秀荣老师的1000题中做错的又翻来覆去看,12月做了各种版本的模拟题,我和大家一样买了老肖的八套卷和四套卷(尤其四套卷)。八套卷,我只做了选择题,四套卷,全部吃透。截止考前,做了好多选择题,到考场上还是半蒙半猜地做完了选择。虽然不是特别高,我还是比较知足的。因为毕竟是帝都,判卷真的足够严厉,但是还好够了。个人认为风中劲草还是好好看,走心看,比背的效果好。
考研英语方面:
至于新题型和翻译,我当时只是做了历年的真题,没有在这方面下太多功夫。完型性价比较低,也就把历年真题做做就行。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语言学概论”,这是一门涵盖广泛且深入的语言科学基础课程。它涉及到语音学、音系学、形态学、句法学、语义学、语用学等多个子领域。我认为重点在于理解每个领域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并能将它们应用到实际的语言现象中去。例如,理解语音是如何产生的,音位的区别特征如何影响对词汇的理解,以及语法结构如何塑造思维方式。建议凭阅读经典教材如《语言学简明教程》等,结合实际例子进行深度学习。做笔记和归纳是非常重要的,帮你整理思绪,形成自有的知识框架。
“中国语言基础”,这不仅包括了汉语的历史演变、方言差异,还涵盖了汉字的构造原理和书写规则等内容。这部分的学习,需对中国语言有深厚的兴趣和敬畏之心。我推荐《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作为主要参考资料,辅以《说文解字》来理解汉字的源流。对汉语史的了解,凭《中国语文通论》等书籍进行。学习过程中,多读古文,尝试解析古诗词的字词含义,这对理解汉语的变迁和特性非常有帮助。
实践应用也是提高理解的关键。尝试分析不同语言现象,比如为什么某些词语会形成,某个句子为何这样构造,或者某个方言的独特性在哪里。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或与同学交流,这都能深化理解。











